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心肺血管病杂志》 > 1999年第1期
编号:10255383
把心血管病预防保健知识送到千家万户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3年8月25日 《心肺血管病杂志》 1999年第1期
     作者:吴英恺

    单位: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-安贞医院(100029)

    关键词:

    把心血管病预防保健知识送到千家万户 高血压、冠心病(心绞痛、心肌梗塞、心律失常、心力衰竭、心脏骤停)和脑卒中(脑梗塞、脑出血)已对人民健康造成严重威胁。高血压最多见,又是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重要发病因素,因此防治心血管病要从控制高血压入手。北京市在全国属心血管病高发区,1991年普查北京市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2.6%。推算全市有高血压患者约200万人。每年因心脑血管病死亡者3万多人,平均每天80人,过去市区人口心血管病死亡率高于农村,近年城乡差别缩小,有的农村甚至还高于城市。

    高血压的发生是由于动脉系统生理功能调节失常,小动脉张力加强,引起血压上升。冠心病和脑卒中则是由于营养代谢平衡失调,血液脂质增高,动脉内膜发生粥样硬化,导致动脉管腔狭窄,引起相关器官供血不全。如发生在心脏的冠状动脉则发生冠心病,如发生在脑动脉则发生脑卒中。这些病变的形成和发展都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。病变从青少年时始,经过长期过程,到中老年病变达中晚期,才出现临床症状。因此,预防保健应从青少年开始,中年以后更要加强。做好预防保健,这些病变可以大为减轻和延缓,还可以消退,晚期病变则不能消退。要控制心血管病必须加强预防保健,重治轻防,病人越来越多,医药负担越来越重。无论从个人健康来说或是从减轻国家和社会负担来说,必须普及预防保健,做到未病早防,有病早治。才能收到全面控制的效果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心血管病的预防保健包括以下8条基本要求:(1)保持血压正常:正常收缩压低于140/mmHg,青年不可高于130mmHg,老年人上限可为150mmHg,舒张压低于90mmHg。35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年量1次血压,凡是从来未量过血压的成年人,都要及时测量。发现高血压要积极治疗并长期控制。(2)保持体重正常:正常体重公斤数等于身高厘米数减105。超过10%就要注意,超过20%为肥胖,必须逐步减重。(3)必须戒烟:各级医院及门诊部都要开设戒烟门诊,大力宣传推广戒烟。(4)保持血脂正常:血清胆固醇正常值在200mg以下,超过240mg为高脂血症。(5)饮食讲科学:食不过饱,米面杂粮搭配,少吃动物脂肪,减少食盐(北京人平均每日食盐12g,减半为好,提倡食用低钠保健盐),多吃青菜水果。酒可偶饮少饮,不可多饮。(6)要经常有适合个人条件的体育锻炼。(7)注意精神心理卫生。(8)树立自我保健意识,中年以后每年或隔年体检1次,发现病情及时就医。

    推广普及心血管病预防保健工作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、医院、门诊部、保健室、防疫站的共同任务。心血管病专科医生和广大基层保健医生都要起主导作用,所有医务人员都要参与,也都能发挥作用,专家为基层医生组办短期培训,新闻界、教育界、工会、妇联、科技协会、医学会、红十字会、城市社区办事处、居委会、乡镇基层组织都要支持,把预防保健科普知识送到千家万户,让人人知道如何自我保健,形成风气,持之以恒,主要方法包括编印和广泛散发科普小册子,张贴宣教标语、图画、组办科普讲课、咨询和通过电台及电视台反复广播等等。语言文字要大众化、科学化,讲求实效,注意节约。

    我国目前已是心血管病高发国,特别是脑卒中的死亡率在公布统计的国家中居第2位。北京城乡防治心血管病的任务比较繁重,全市医务工作者必须加倍努力,行动起来,控制高血压,普及心血管病预防保健知识。3到5年初见成效,10年大见成效,把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下来,保证人民健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。

    (1998-01-22收稿), 百拇医药